强化源头治理 善意文明保障 ——全国法院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综述 -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
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
2019年3月,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,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人大代表郑重报告:经过三年的努力,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。
人民大会堂里,掌声雷动,这掌声,是对人民法院攻坚克难、努力登攀的肯定。
一年多来,人民法院进一步巩固和深化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工作成果,自我加压,持续发力,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——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不断迈进。
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
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;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。
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目标的如期实现,并不是一个终点,而是意味执行工作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,“攻坚仗”转变成了“持久仗”,全国法院保持执行力度不减、效果不减、水平不减,投入了另一场更为艰难的战役——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。
“坚持不懈,久久为功,构建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,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和水平。”2019年5月29日,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执行工作视频会,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总体思路,其中,关于“构建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”的重要部署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
不到半个月,2019年6月11日,一份关于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文件重磅面世——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《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》,即《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(2019—2023)》。
纲要提出,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,深化执行改革,强化规范化、信息化建设,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等措施,最终实现健全长效机制的目标,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: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、规范性文件,使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制度化、机制化;推进执行工作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化,把执行联动各项工作纳入各联动部门职责范围;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信息的完整性、全面性和准确性,从源头上解决执行财产和被执行人信息不准确、不全面,导致执行查控系统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……
围绕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,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文件,推出措施,不断夯实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的制度机制基础——
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贯彻落实意见,明确了七个方面、41项主要任务,要求确保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。
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跨区域指挥管理执行案件的规定,要求推动建立执行管理长效机制,提高执行工作质效。
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将2019年确定为“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年”,推进执行工作在更高层次上长远发展。
……
惟有长效,才能长远,这是人民法院回应群众关切、破解执行难题的坚定回答。
强化解决执行难源头治理
善治病者,必医其受病之处;善救弊者,必塞其起弊之源。
执行难成因复杂,是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、叠加的结果,破解执行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、系统工程,也是需要长期建设的基础工程。要实现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的目标,必须针对造成执行难的源头性问题,对症下药,循因施策,才能靶向治理、精准攻坚,祛除执行难问题的“病灶”,推进法治中国、信用中国建设。
从源头上切实解决执行难题,人民法院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。
被查封的车辆下落不明?进了全市任一停车场就能找到;“老赖”银行账户没钱?理财产品也能查控!2019年5月15日,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全市法院加强综合治理,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相关举措。
据不完全统计,南京全市法院约有30%的被执行人无法查找到下落,查封的机动车约有90%无法查找到下落,使大量执行案件陷入困境。随着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相关举措的出台,目前,南京在江苏省内率先实现了针对机动车、住房公积金、养老金的网络查控和扣划,多数财产均可以实现网络一键查控、一键扣划。
2019年7月14日,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《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》,就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,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,从源头解决执行难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执行难源头治理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,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长河中,还是第一次。
“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”在2019年8月22日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,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如是表示。
意见出台后,河北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江西、河南等省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或实施细则,就加强执行难问题的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提出明确要求。
2020年5月,天津市司法裁判执行联动中心成立,中心由21家单位组成。天津高院可根据工作需要,依法向成员单位提供协助事项法律文书,各成员单位依法向人民法院反馈查询信息、控制结果。
善意文明执行保障各方权益
2020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。
疫情期间,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,写信的是被该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夏某。夏某曾开办化工企业,对消毒剂生产工艺与市场行情较为熟悉。疫情发生后,全国市场对消毒剂的需求量猛增,夏某便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,以及时提供防疫物资。
执行法官研究后认为,对夏某进行信用修复既有利于防疫物资的生产与流通,也有利于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益,且符合信用修复措施的其他条件。在获得申请执行人理解支持后,象山法院于当天为夏某进行了信用修复,并同夏某及其所在企业进行沟通联络,促使夏某积极履行债务。
据统计,截至2020年4月底,宁波法院已完成信用修复385件,全力助推企业轻装上阵,造血再生,为复工复产作出贡献。
2020年1月2日上午,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》。意见强调,要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严格规范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有媒体评论,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善意文明执行,表明执行并非是冰冷的、机械的,也应当有温情脉脉的一面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一面,是一份有“温度”的执行意见。
针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2020年5月15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《关于依法妥善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》,更为具体地规定善意文明执行的要求,提倡各方和衷共济、共渡难关、共担风险。
战“疫”期间,江西高院执行局,正确把握善意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关系,依法保障涉疫情防控企业的正常工作,谨慎采取查封、扣押、拘留、冻结等措施,尽量促成执行和解、暂缓执行和信用修复,为纾困复产提供司法助力,共主持执行和解、调解执行了涉及民营企业、央企和地方政府等4件重大疑难、复杂的执行案件,涉及执行标的额总计10余亿元。
点评
全国人大代表、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学文
执行工作是司法程序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实现,事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有效维护,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,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及时实现。近年来,浙江法院打出了解决执行难的多张“金名片”,探索出一系列成熟有效的“浙江做法”。今年3月,浙江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出台《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》,必将有力推动从源头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,推动浙江法院执行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。希望人民法院继续创新推进执破衔接强化机制,利用破产清算打通“僵尸企业”的执行退出途径,妥善处理涉企执行工作,最大限度保障各方利益,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企业文化科科长 郑彩琴
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“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”的目标。最高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吹响执行攻坚号角。近年来,甘肃各级法院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动作为、密切配合,全力以赴攻坚克难,执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
从2019年11月开始,甘肃法院部署开展“攻坚会战”专项执行活动,这是全省法院实现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阶段性目标之后部署开展的首个专项执行活动,这次活动突出涉民生执行等五类案件的执行,重视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合法利益,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司法温度。希望法院抓住推进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这一关键,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,切实让执行工作成果惠及人民群众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村农民 刘 琴
2019年是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的再出发之年,随着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,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。安徽法院及时明确新的奋斗目标,提出长效机制举措,加强执行团队建设,着力打造智慧执行,进一步巩固执行攻坚成果,保持“江淮风暴”力度不减、势头不减,“江淮风暴”继续席卷皖江南北、淮河两岸,“老赖”们瑟瑟发抖。当前,解决执行难正处于量变转换为质变的窗口期、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机遇期,机遇可遇不可求,希望人民法院乘势而进,坚持标本兼治,进一步巩固发展“江淮风暴”执行攻坚成果,全力抓好执行长效机制建设,突出执行强制性,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,彻底打通司法公正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劳务班组长 刘钟俊
执行工作关系当事人胜诉权益能否真正兑现,所以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法院执行工作。近年来,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不断创新,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执行能力的做法值得肯定,近期,我观看了重庆一中院在线司法拍卖直播,为这种形式创新点赞。
我建议一是,司法拍卖直播的形式应大力推广,法院在讲解过程中应做到客观公正,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直播模式和流程,实现公开透明;二是,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应继续加大信息化手段运用,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可以运用于执行工作中,不断提升查人找物能力和效率;三是,应该加强执行全流程的信息公开与监督,保证执行环节透明度,做到全程留痕,以确保执行工作的公平公正。(记者 罗书臻)